1、
“文萊王子”吳尊全家移民上海
“23箱行李,450公斤,是的,我們搬來了”。
3月21日,吳尊在微博上發出了這么一段話,官宣自己舉家移民中國上海。這位有著“文萊王子”之稱的華裔男星,終于又回到了先祖世代生活的土地。
吳尊祖籍是中國福建金門,他的祖父吳福未來躲避戰亂,從金門移民到了文萊。吳福在文萊從事五金生意,算是立穩了腳跟。到了吳尊的父親吳景添,把家族的生意拓展到了房地產,業務涉及文萊和中國大陸,在當地是出名的地產大亨。吳尊的伯父吳景進,是文萊十大富豪之一,文萊三分之一的汽車銷售業務屬于他,還是文萊第二大英文報紙《文萊時報》的創辦者。
吳尊家族還與文萊王室保持著密切的關系,每年大大小小的王室活動,家族中都有人會被邀請參加。吳尊“文萊王子”的稱號,也是因為當年文萊王室想要收養他,但被家族婉拒。不過即便沒有成為王室養子,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,也足以當得起“王子”了。
可以說,在文萊華人當中,吳尊家族絕不是一般的富裕家庭,可以說是富甲一方,名聲赫赫。
那么問題來了,這么一個在文萊養尊處優,享受尊榮的“王子”,為什么要舉家移民到中國呢?
僅僅是因為要“落葉歸根”嗎?
當然不是。
這其中有吳尊自身的發展考量。在這背后,也是整個文萊華人的“二次移民潮”的背景??梢哉f,現在文萊最優秀的一批華人,都在想辦法離開,移民到其他國家。
“飛輪?!睍r期的吳尊(右)
2、
最優秀的文萊華人都在離開
文萊華人,目前大約有4.5萬人。這個數量聽起來并不多,華人足跡遍布世界,在很多萬里之遙的國家,可能都有10幾萬華人群體,更何況是在東南亞,離我們相對更近的文萊呢?
但華人占總體國民的比例,在文萊卻非常高。全國約十分之一的人都是華人,是文萊的第二大族裔。那是因為,文萊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,都屬于“彈丸小國”,全國總人口只有46萬,還沒有中國一個大的縣城人口多。
雖然是個小國,但文萊也曾經富得流油,號稱“東亞沙特”。
文萊的富有,和沙特的原因是一樣的,就是靠能源。
文萊歷史上曾是東南亞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小國,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發現了石油和天然氣。
自此之后,文萊就靠著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,成為了一個富裕國家。再加之國家人口少,蛋糕足夠分,普通人的經濟水平也得到了極大提高。
2012年,文萊人均GDP達4.8萬多美元,當時排名全球第5。文萊還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,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全免費。就算你去國外的名校深造,國家也都全包。醫療也是免費的,做多大的手術都只象征性地收一元錢,如果在本國治不了,需要去鄰國就醫,國家會出錢提供醫療費,甚至連病人家屬的往返機票也由國家提供。
這么好的福利,簡直就是一個童話王國,應該不會有人想要離開吧?
但事實卻恰恰相反。
這幾年來,文萊的華人只要有能力的,都會想方設法移民到其他國家。像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澳大利亞、中國這些國家,都是文萊華人的理想移民地。
文萊華人為什么要走呢?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。
3、
華人為什么要走?
首先,在文萊4.5萬華人里面,并不是所有人都擁有文萊國籍。而不擁有國籍意味著他們的享受的權利是不一樣的。
文萊在80年代從英國殖民地手中獨立之后,并沒有給當地所有的華人公民權。根據統計,1991年,文萊華人數量有40621人,但其中一半是手持1至3年短期工作準證的臨時居民。而在52%的華人永久居民中,只有23%是公民,剩下的29%是沒有公民權的。
文萊對于入籍條件非常嚴苛,須在當地住上20年,并需通過馬來文考試,而且每年都有限額。過去一年只批準200人,最近兩年才放寬了一點,每年允許1000人了。
另外,作為文萊最大的少數族裔,表面上文萊說的是“民族一家親”,實際上,對華人有著相當多的限制,尤其是最近幾年。
比如文萊的華文學校,本來一直是用馬來語和英語雙語教學,期間還要學習中文??勺罱鼛啄晡娜R規定,所有學校必須修爪夷文,一種當地土著文字。不管你是不是土著,是不是穆斯林,只要是文萊的學校,就必須學習。
華人的一些傳統習俗也遭到限制。文萊規定華人在春節期間,只能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舞獅舞龍活動,表演的時候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,并且所有參與成員必須是華人。
如果看在錢的面子上可以忍受,畢竟還是有很多華人擁有文萊國籍,屬于公民,能夠享受國民福利的。但是最近這些年,文萊的經濟也在走下坡路。
就拿文萊人曾經最引以為傲的人均GDP來說,從2012年排名世界第五的巔峰之后,就是一路下滑。到了2020年,已經從4.7萬美元跌到了2.7萬美元。
下滑的最主要原因,就是賣石油、天然氣的錢沒有增加,人口卻增加了。蛋糕還是那么大,但分的人多了,分到每個人手上的蛋糕也就小了。
文萊畢竟是一個個彈丸之地,發展空間太小。
像吳尊這樣的演藝明星,必然是要到更大的市場來發展的。吳尊最早就是通過中國臺灣的市場出道的,而這些年來,對于吳尊這樣的華人明星來說,沒有比中國大陸市場更為廣闊的了,所以他才要把全家都移民到上海。
除了像吳尊這樣的明星,普通華人在文萊的發展也受到了局限。同樣是彈丸之地,新加坡的經濟體系就比文萊要好多了,新加坡沒有能源,連淡水都要進口。但卻發展成為了亞洲金融中心,還有高端制造業、旅游業等等多方面的發展。而文萊除了賣能源,其他產業幾乎沒有。要是哪一天石油賣完了,或者有新能源可以替代石油了,文萊該怎么辦呢?
多年前,文萊華人的祖輩們因為這里有石油,有工作機會移民而來。多年之后,他們的后代依然沒有拿到公民身份,在看不到前景之后,只能選擇離開。